健康是美好人生的必備條件;護理是促進健康的基本智能

 

 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醫療保健》檢查出現紅字你怎麼辦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資料來源:時報資訊 2007.10.08

拆開身體健康檢查報告,裡面一堆數字有看沒有懂,有時還出現怵目驚心的紅字,甚至警告你必須進一步追蹤、檢查等,明明是健康檢查,卻搞得自己心神不寧,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症。

別太擔心,醫生說,只要調整生活作息,改善飲食、養成運動習慣,持續36個月,就可以讓健檢紅字變藍字!

問題多 先找家醫科

家庭醫學會秘書長李汝禮醫師曾碰到一個很誇張的案例,一位國中校長完成全套健檢,結果發現他「問題一籮筐」!健檢報告指出,他的脊椎長骨刺要由骨科追蹤,血脂、膽固醇太高要看心臟科,尿酸偏高須看新陳代謝科,還有脂肪肝、幽門桿菌等等問題,請再去看肝膽腸胃科;這位校長哭喪著臉問:「要看這麼多科,我是不是沒救了?」

李汝禮表示,健檢數據要由有經驗的醫師解讀,否則很容易造成民眾的恐慌,因為許多問題都可以由家醫科一併處理,沒必要勞煩民眾疲於奔命到各科掛號。若有必要再由家醫科轉診或會診其他科別;例如骨刺,幾乎40歲以上的人都有,若沒有症狀毋需處理;幽門桿菌若沒有造成潰瘍,也不必治療;有脂肪肝,只要減重即可。而且健康檢查的數據往往會有510%的誤差,所以,別太緊張。

控制飲食 持續運動 不二法門

李汝禮表示,健康檢查可以幫我們找到很多早期且可治療的危險因子,最重要的是健檢之後如何因應改變生活型態,要改掉紅字只有二個方法,一是控制飲食,二是持續運動。

膽固醇、血脂高的人,飲食一定要調整,酒不能喝,動物內臟少吃,蝦蟹等美食,只要不吃頭、只吃身體,膽固醇就不會升高,平日少吃飽和脂肪,多吃有利血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,蔬菜水果當然多多益善。

另外,周末才做運動是不夠的,每天至少半小時的運動,才能達到保健的功效,李汝禮說,只要改變飲食作息,持續一段時間,就能重拾健康人生。